击楫:jī j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击檝 ”。指 晋 祖逖 统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 清 顾炎武 《京口即事》诗之一:“ 祖生 多意气,击楫飞中流。” 清 徐釚 《晚发京口》诗:“已从击楫悲荒垒,更想沉舟听鼓鼙。”参见“ 击楫中流 ”。★敲拍船桨。《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带兵北伐时,渡江到中流,他击楫立誓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用击楫”或击楫中流”表示慷慨激昂的报国壮志长江不限天南北,击楫中流看誓师。

1、宇教主果然中流击楫,壮志凌云,如此最好,老衲代替天下苍生谢过你。

2、祖逖刘琨双陨命可以视为整个东晋到南北朝时期,立志北伐,恢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本身就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如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3、过江击楫曰:‘某若一毫自私,不能生渡江北矣。

4、乘势,不仅可“击楫誓中流”,而且可“乘化入无穷”。

5、阴霾的天气海浪望风响应掀起狂潮,[]勇敢的海燕击楫中流穿越怒涛。

6、但是,“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

7、为什么诗人到得南昌联想起祖逖击楫的故事呢?

8、画熊兆獬豸之祥,冠八枢而奠中原;夹鹿犬麒麟之瑞,惟击楫多当年之士。

9、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换头这二句,感慨殊深,激愤之情,较前尤甚,也即文及翁词中“问中流击楫何人是?

10、的“中流击楫”典故。

11、击楫,这个典故出自《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有如大江!

12、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3、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

14、古代志士马革裹尸、中流击楫、终军弃绶、慷慨悲歌的报国雄心,时下很难鼓起部分青年的一腔热血了。

15、般的击楫英雄。俯视长江,一碧万顷,得无怀击楫誓清之志者乎!

16、长怕舟师深击楫,自令洄?起中流。

17、他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

18、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9、谁能如当年击楫中流的祖逖那样,担当起北伐重任,挥师中原呢。

20、时闻渔父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

21、击楫,敲击船沿。

22、励志鸡鸣思击楫,惊心鱼服愧同舟。

image.png

23、其他闻名之处还有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的寄奴居,以及祖逖击楫中流、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遗迹。

24、大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献给金融,以独特视野,细致观察区域经济的动向,穷原竟委;以有力举措,强势转变企业面临的困境,路转峰回;费洪军,中流击楫,我武惟扬。

25、有如大江,中流击楫;乘风破浪,鼓桨不息。

26、《玉镜台记?渡江击楫》:“足下智勇才略,超今迈古。

27、逖将其部曲(27)百余家渡江,中流(28)击楫(29)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30)者,有如大江!

28、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29、中流聊击楫,新水快浮槎。

30、3 13年祖逖要求率兵北伐,被任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上,中流击楫,立誓收复中原。

31、词人年轻时就有降服中行说(汉文帝时宦者,后投匈奴,成为汉朝的大患)和“馘名王,扫沙场”的雄心壮志,甚至象祖逖的样子,在中流击楫,立下报国誓言。

32、知君素有击楫中流心,誓当助君报国万里清胡尘!

33、率领部曲几百家渡江,船在中流,祖逖击楫发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当时晋室大乱,巡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揖而誓言:“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34、作者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当象东晋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楫,义无反顾。

35、济川吾有愿,击楫动深情。

36、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37、后以“击楫”形容立志恢复、报国的豪迈气概。

38、上联典指东晋祖逖,慷慨有节,元帝徵为军咨祭酒,寻为豫州刺史,北伐渡江,击楫誓言曰:“不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39、参见“击楫中流”。

40、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41、逸宗门下辈分最小弟子,外貌童稚,个性可爱懂事,虽师父击楫中流已仙逝,同门皆散逸各处,紫陵儿仍固守於逸宗旧址,仅守於教内本分。

42、击楫中流,恍如剡中风味”。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