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gùjiégāng 基本解释:(1893-1980)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厦门、中山、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继承和发展前人“疑古”思想,成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对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史、中外交通史、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建国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著作编为《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详细解释:(1893-1980)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厦门、中山、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继承和发展前人“疑古”思想,成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对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史、中外交通史、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建国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著作编为《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吴县人。四岁启蒙,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高等小学,二年后进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肄业民国二年(1913)进北京大学预科,开始从章太炎受业。五年入本科哲学门,从胡适治中国哲学,读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开始萌生推翻古史之意识。九年,本科毕业,留校任助教,兼任〔国学季刊〕编辑委员,研究〔诗经〕及〔红楼梦〕,并蒐集民间歌谣,醉心于民俗学研究。  民国十一年(1922),出任商务印书馆史地部兼国文部编辑,与叶圣陶合编〔初中国语教科书〕,与王伯祥合编〔本国史教科书〕。次年,确立「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史观,正式投身考辨古史的工作。同年与郑振铎、沈雁冰、叶圣陶等筹组朴社,任总干事十五年出版〔古史辨〕第一册,同年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次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图书馆中文书部主任,并代理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十八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员,同年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十九年至二十四年,续出〔古史辨〕第二、三、四、五册。二十三年又创办〔禹贡〕半月刊,次年禹贡学会成立,任理事长,同时出任国立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史学组主任。二十五年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并创立边疆研究会。  抗战期间,更创办中国边疆学会,并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授,续出〔古史辨〕第六、七册。三十八年(1949)以后,留居大陆,先后任职复旦大学、中共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主持〔史记〕、〔尚书〕、〔二十四史〕、〔资治通监〕等古籍的研究与点校工作。一九八○年病逝于北京。  顾氏一生学术成就以考辨古史成就最大。其从事考古、民俗、历史、地理等研究,亦正与上述工作相互参证。他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打破把古代视为「黄金时代」的传统观念,引发史学界极大的论战。其实颉刚「疑古」学术路向并非无中生有,清代考证学的成果提供了宝贵的资产,而崔适、康有为等人的工作则扮演启蒙的角色,促使其能由经学的格局中突破,而将史学的重心完全移转到「文献」(Document)的问题上来。至于在方法上亦不再拘限于整理史料的窠臼,而是主动地组织,立体地分析,以确定每一层次文献的关系,彰显其历史涵义。这种方法上的革新,颉刚晚期用边疆文献与中原古史印证的工作,即是显例。总结而言,颉刚之贡献在于建立中国现代史学的新典范,以文献学重奠史学根基。  主要着作除[古史辨〕七册外,尚有〔尚书通检〕、〔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吴歌甲集〕、〔浪口村随笔〕、〔西北考察日记〕等编有〔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崔东璧遗书〕等。--作者:黄春木

1、这一说法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年)根据《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考证出来的。

2、王伯祥将角直镇女子二等小学的高材生殷履安介绍给顾颉刚,第二年两人结婚,此后顾颉刚每年都陪妻子回角直探亲,也每年都要到保圣寺欣赏罗汉像。

3、摘要自从20世纪初顾颉刚等首倡“疑古辨伪”以来,学者多方寻求“重建古史”的途径。

4、日本东京大学美术史教授大村西崖读了顾颉刚写的关于杨惠之塑像的一系列文章,专程到?直保圣寺调查杨惠之塑像,认为是炉火纯青之作。

5、顾颉刚对清代考据学的论辩

6、1963年末,顾颉刚病重手术前写给童书业的信中说:“……承告五事,具见爬梳抉剔史料之功力,无任钦服。

7、《经今古文问题综论》,本年为“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征稿撰写,巴蜀书社即将出版。

8、顾颉刚先生《古史辨》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

9、无论是任情是违理是狂放甚至是乖戾,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性情真血性,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一切皆以个人精神自由为最高准则。民国十二年(1923),针对顾颉刚的“疑古”学说,先生以其引据多疏、疏解违理而作长函以驳之,其信函具见《史地学报》及《古史辨》第一册中。

10、张舜徽与顾颉刚没有特别的私交,但是纯粹为中国学术的传承,他由衷为张舜徽取得的每一种成就而喜悦,因此,几乎张舜徽每出版一本学术著作,顾颉刚都会写信表示祝贺,其折节下士之风丝毫不让杨树达。

11、顾颉刚先生说,他学会这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的《水浒传考证》一文,看出来的。

12、试论钱玄同对顾颉刚的学术影响

13、金德建:《开创治学途径的一代大师??悼念顾颉刚先生》,《顾颉刚先生学行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4、本书是童书业(1908-1968)晚年之作,“为总结本人六十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证性研究”,包括《春秋左传考证》和《春秋左传札记》,以《左传》为核心,结合有关典籍及铭文,从考证史料入手,运用唯物史观,探讨春秋史、西周史和上古历史,被顾颉刚誉为“二十世纪的一部名著”。

15、顾颉刚注:“迷露,雾也。

16、其中,顾颉刚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

17、顾颉刚: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

18、顾颉刚的学术追求

19、1925年4月,顾颉刚等人到北京西效妙峰山进行社会民俗调查,后发表《妙峰山的香气》等文章。

20、他与齐鲁大学文学院诸教授时相过从,攀今览古,成金兰之契,如老舍、顾颉刚、钱穆、吴金鼎、商承祚等。

21、顾颉刚先生与兰州大学

22、顾颉刚的历史教育思想初探

23、顾颉刚与教会大学

24、看抗战时期顾颉刚的学术活动及思想

25、众所周知,顾颉刚首先是以研究上古史并创立古史辨学派而驰名于学林的。

26、顾颉刚绝非如美人韩慕义所言学养极佳,其面对张氏之批评,终不能从方法论上予以反驳或辨白。

27、顾颉刚认为这是一个极锐利、极彻底的批评,是一个击碎玉连环的解决方法。

28、其中《中国古传说》一篇提出所谓“尧舜禹抹杀论”,在细节上虽远不及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精辟,但祖鞭先着,鳌头独占,固古史辨之先声也。

29、顾颉刚教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大师。1994年出任敖汉蒙中校长,根据新的校情,制定了创建教学高质量、学生高素质、办学高效益三高名校的辨学目标。

30、他所撰写发表于各大报刊、杂志、史辑的主要论文有:《上海大教联的组织内容和斗争方式》,《郭沫若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上的首出地位》,《我是怎样冲破重重难关的??有关治学的精神与经验》,《复李一氓同志书??论中国近现代思想界》,《正续焚书合刊?序》,《孔子论仁的重点和范围??析孔子宗法名分性的仁学》,《闽学研究丛书总序??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开幕式讲话》(朱熹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我是忘年人》,《天人合一论即各家托天立论??读钱穆先生最后一篇文章有感》,《我要为大思想家李贽叫冤??李贽的批孔堪称天下第一》,《我与20世纪思想文化界》,《我的两个最高学府》,《中华文化的过去与今后》,《关于天人合一及其他》,《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读三篇关于文化的大文章》,《道德不能脱离经济与法律而独立》,《我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看法》,《今后新文化应当是辨证发展??从评价孔墨二家思想到古今中外文化的批判继承》,《我有一把金钥匙??多读书多得益》,《十家论墨子提要》,《复兴儒学能救中国而化西洋么?》,《陈寅恪不是国学大师》,《女权、民权、人权》、《穷人、文盲、女子的参政问题》、《许行思想的新释??周末最前进的学说》,《值得国人纪念的蔡元培》、《中国学生运动述评》、《厚今薄古是个正确的方针》,《孔子思想核心的面面剖视》,《康有为黄金时代的思想体系和评价》,《梁启超在政治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不同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先应当是革命者》,《研究历史应当以近代现代为重点》,《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实践意义》,《论佛教的三纲思想》,《论清末佛学思想的特点》,《蔡元培与近代中国?序》,《“四人帮”的假批孔与孔子思想的评价》,《孔子思想教育要具体分析》,《陈垣同志的学术贡献》,《历史科学研究中应有大的突破》,《蔡尚思自传??以学术思想为中心的自我总结》,《顾颉刚先生创建的新疑古派》,《公孙龙的违反辩证法??与冯友兰等先生论“白马非马”》,《辛亥革命时期的新思想运动??资产阶级各派基本一致的反孔反封建传统思想》等共200余篇。

31、(有的还发表在印度世界第一届工程地质大会)与此同时,陈先生批判性地接受和继承了顾颉刚、徐养浩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经历四十余年的时间对中国天文、历法、星占、气象、地理、生物、数学、军事、音律、宗教、医学、六壬、奇门、太乙、命理、阴阳五行和炼丹术等等钩玄索微、爬梳剔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破译和论述他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取其科学精华、弃其迷信糟泊,从而形成了宏伟博大的“中国数术学”学术理论和思想体系。

32、自张荫麟提出默证适用之限度问题,用以批判顾颉刚对尧舜禹问题的考证,八十多年来从未有人质疑。

33、这一说法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 1893 - 1980年)根据《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考证出来的。

34、这时,同学少年,春秋鼎盛,有后来成为历史学家的顾颉刚(诵坤)、文学教育家的叶圣陶(绍钧)、画家的吴湖帆(万)与陈俊实(子清)、书法家的蒋吟秋(镜寰)、作家的郑逸梅(际望)、小说家的江铸(红蕉)等,范烟桥也以自己的文章和同学相交流。

35、试论顾颉刚与考古学的关系

36、摘要顾颉刚在考辨《禹贡》时,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他因此意识到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古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7、七顾颉刚的专题神话史也是过程研究,注意到了神话发展的动力问题。20世纪后期,袁珂的广义神话学的观念拓展了神话学的空间。

38、谈廖名春评价顾颉刚的方法论问题

39、胡大浚任所长期间,还组织有关专家编撰了“陇文化丛书”十种,标点了顾颉刚的《西北考查日记》、宣侠父的《西北远征记》等十种,名为“西北行记丛萃”。

40、教授等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组织了风俗调查会,在顾颉刚等先生的带领下,对发出的一些风俗调查表进行调查。

41、顾颉刚与钱玄同的学术关联

42、与会者认为,今天,我们纪念顾颉刚先生,应当学习顾颉刚求实求真、勇于创新、献身学术的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他留下的宝贵遗产,更好地服务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43、中国社科院举行学术座谈会 纪念顾颉刚诞辰1 10周年  本报北京8月8日讯记者丁玎报道: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行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 10周年学术座谈会。

44、20年入东北大学任讲师,同年10月后在北京大学代顾颉刚讲授《尚书》,同时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白石道人歌曲旁谱考》。

45、而这种追求之所以受到阻碍,使顾颉刚深为彷徨、苦闷,就在于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左”倾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及传统意识形态等对学术研究的消极影响。

46、顾颉刚坚持自主办刊的方针,认为“文与史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唤起民族意识的利器”。

47、论顾颉刚的疑古思想及其形成的时代因素

48、看顾颉刚和鲁迅的矛盾冲突

49、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方法

50、顾颉刚先生对边疆问题的实践和研究

51、1935年结识顾颉刚先生,为其高足。

52、论文着重介绍了顾颉刚先生的生平,并通过其学术作品,阐述了他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深远影响。

53、30多年来,他仍念念不忘同我国“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刚先生结下的深厚友谊。

54、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4月。

55、(6)至于顾颉刚早在十几岁时即已通过《国朝先正事略》得知崔述整理古代史实、刊落百家谬妄的事迹,但一直未有机缘得读崔氏著作。

56、顾颉刚的历史教学思想及其实践

57、顾颉刚史料考辨理论与方法研究

58、顾颉刚学术研究中的民众情结

59、1918年顾颉刚到?直镇访友,第一次见到保圣寺罗汉塑像群。

60、顾颉刚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

61、天堂苏州,东方水城? ?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是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春秋之吴国、战国之越国、三国之孙吴、元末之张吴等多个政权的首都,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为中国第一古城。

62、有人认为越裳即是今天的缅甸掸人,想必是根据“裳”“掸”两字的对音,但是掸族自称“傣人”,和泰国人也是同源,这样的范围就大了,《顾颉刚先生学行录》认为是在老挝与缅甸一带应该是目前最靠谱的说法,至于“越裳不在今之越南,而在赤道非洲。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