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拼音: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sài guò zhū gě liàng,简 拼:sgcl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解释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成语出处:

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

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 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繁体写法: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近义词:

  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多智广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英语翻译:

the wisdom of the masses exceeds that of the wisest individual

俄语翻译:

ум хорошо,а два лучше

相关文章:

  • 成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成语善书不择纸笔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成语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成语狮象搏兔,皆用全力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成语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成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成语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成语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成语蛇入筒中曲性在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成语水浅者大鱼不游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