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顿足
拼音:chuí xiōng dùn zú,简 拼:cxdz捶胸顿足的解释
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成语出处: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成语例句:
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
繁体写法:
搥胷頓足
注音:
ㄔㄨㄟˊ ㄒㄩㄥ ㄉㄨㄣˋ ㄗㄨˊ
捶胸顿足的近义词:
- 呼天抢地 ∶大声呼天,以头撞地。形容极为悲痛 吓得府尹夫妻,魂魄飞散,呼天抢地的号哭!《醒世恒言·
- 痛心疾首 .形容痛恨到极点。《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杜预 注:“疾
- 椎心泣血 自捶胸脯,眼中哭出血来。形容极度哀痛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捶胸顿足的反义词:
- 眉开眼笑 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态小梅喜得眉开眼笑的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焦急、悲伤、无可奈何的样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in deep sorrow
俄语翻译:
в безысхóдном гóре
日语翻译:
胸(むね)を敲き,地団駄(じだんだ)を踏(ふ)む
读音注意:
捶,不能读作“chuī”。
写法注意:
捶,不能写作“棰”。
相关文章: